中小学生做出硕博水平的科研成果:陷入造假争议的青少年科技大赛
中小学生做出硕博水平的科研成果:陷入造假争议的青少年科技大赛
巧合的是,跟翟天临「不识知网」一样,这一轮关注的草灰蛇线,最早也是从娱乐圈带起。新生代艺人仝卓在线上直播中安慰粉丝,讲述艺考经历,提到通过渠道把自己「复读生」的身份改为「应届生」,一时间舆论哗然。
教育部对其身份展开调查后,知乎相关问题下不少答主讲述了自己耳闻目睹的高考「骚操作」。
有位身份疑似高校教师的匿名答主爆料称,有些同事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然后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后学校宣传,市里表彰,好处多多。
尽管匿名答主删除了回答,但敏锐的网友早已抓住了关键信息「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5 月 31 日,腾讯新闻官方号在知乎直接发问,三天内收获 600 多条回答。
爆料的答主中既有身为枪手为参赛者捉刀的 985 硕博生,也有当年经历奇葩怪事的参赛者,还有专门从事这方面比赛的培训机构的带队老师……虽然实锤不多,但一件件黑料都说得有鼻子有眼。
挂钩高考,无利不起早
很多读者也许是第一次听说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其实这项赛事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至 1979 年刚刚改开后的全国青少年科学作品展览。
2002 年,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与同样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合并,改为一年一届,遂成为今天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大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宗旨是: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不得不说,大赛的初衷非常好!
当然,大赛的规格也不遑多让,主办单位有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赛事级别非常高。
虽然赛事初衷很好,规格很高,但仍然没有绕开一个潜在的矛盾——高考扩招后名校并未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紧缺。
绝大部分高中生都承担着巨大的高考压力,让他们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参加这样的比赛,机会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换言之,如果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仅凭学有余力而且对科技有兴趣的高中生来参赛,那估计参赛的人数会很少。学有余力的高中生,一个省恐怕不多;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只怕更少;还得有足够水平的开明老师给予指导,当然,有个开明父母的支持更是重要。几个因素综合下来,能参赛的人可能屈指可数。
这么优质的赛事,参加的人太少,岂不可惜?!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有个段子,问中国足球如何振兴?高考考足球就可以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跟高校录取相关,就一定会有大量考生、老师和家长参加,甚至会催生出很多专业的培训机构来实现社会化。无利不起早,搭上高考顺风车,全民都趋之若鹜。
在很多人眼里,如此权威的赛事跟高校录取相关,也实属正常 ——高中五大竞赛都能加分保送,凭啥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就不行呢?果然行!
官方报道的是加 20 分,知乎上有利益相关的匿名答主说自己凭借该奖项拿到自主招生中降分 30 分的优待。高考的 30 分会甩开多少人,学霸们自行计算,感受一下吧。
在中国,只要是高考能加分的事情,就有人动歪脑筋。
真相是否如知乎上某些答主说的那么夸张,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常理想来,定是泥沙俱下。没办法,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高考。
「天才」辈出的大赛
在加分保送的「重赏」之下,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果真妖孽天才辈出。
考虑到这类赛事一直走精英教育的路线,所以获奖名单中出现一些让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大概也就可以理解了。都说英雄出少年,科学家显然也出少年。
打开 2019 年刚刚出炉的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名单,笔者发现不少项目的标题,猛一看会被错认为是硕博毕业论文标题。
先来看一等奖的几个标题。
只看标题的话,二等奖的项目也是很厉害的。
都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大部分本科生,怕也做不出这样的课题。千万不要少见多怪,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作品在最近十年都是这个样子。
第 33 届一等奖名单中的几个。
劝退专业出身的笔者随手查了一个自己「应该能看懂」的项目介绍,发现人跟人的差距确实太大了。在某项化合物调节脂代谢和细胞外基质生成的研究中,给出了多达 19 张相关图片。没有什么穿着实验服在实验室里的摆拍,全都是硬数据。笔者挑了几张,让学霸们感受感受。
果真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后浪背后的操盘手
前浪们承受的压力,后浪们感受不到。看那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可是细细想来,部分后浪背后的操盘手是前浪吧。
为了在名校录取中占得先手,谎报少数民族、艺体特长加分这都已是人尽皆知的套路。部分前浪们看着自己不成器的后浪,就把脑筋动在科技创新上。
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放开,不少大学将在刊物发表文章或论文列为自主招生的报名资格之一。此前便有媒体报道了临时抱佛脚发表文章的学生越来越多,不乏个别家长在其中钻营取巧。
针对高校自主招生中考生材料弄虚作假的现象,2017 年 4 月,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对考生提交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以及有关学校、单位或专家提供的推荐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仔细甄别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考生参与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前浪想尽办法帮后浪,还真不是中国父母的专利。
去年 11 月,Nature报道了韩国学者在发表论文时给自己子女挂名的现象。为了让子女考上更好的大学,韩国的部分学者帮助子女在论文中不正当署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中大部分是自己的子女或熟人的孩子。
2014 年,JAMA 子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 发表了一篇题为 Availability of Consumer Prices From Philadelphia Area Hospitals for Common ServicesElectrocardiograms vs Parking 的研究。
该篇论文的作者之一是 14 岁的吉莉安・伯恩斯坦 (Jillian Bernstein),而她的父亲约瑟夫 (Joseph) 是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整形外科医生。
这则新闻引起了《华尔街日报》的注意,医学博士罗伯特・斯坦布鲁克 (Robert Steinbrook) 发表了一篇关于吉莉安的简介,他不无深意地说,这么年轻的作者「非常、非常不寻常」。
言下之意相信聪明的读者都懂。
今年 5 月,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迎来了刊物两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作者 Thomas F. Khairy。这位 15 岁的加拿大少年在该杂志以一作身份发表论文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terilized Pacemakers and Defibrillators,研究发现在人体内植入经过回收并重新消毒的起搏器和除颤器是安全的。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Paul Khairy 是 Thomas 的父亲,因为他与通讯作者 Paul Khairy 的亲子关系,撤稿观察网站对此的态度也是颇为微妙,他们在报道中突出描述了 Thomas F. Khairy 得知论文接收后低调的行为,有几分影射的意思。
造假,既破坏了公平,也扼杀了科研创造力
无论是艺体特长还是科创大赛,抑或学术期刊,都是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必不可少的元素。我们应当理解包容,鼓励支持。然而,当这些原本正当正常的证书、奖状和资质同高考挂钩,事情就起了变化。
期刊论文有代笔,有造假;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也有捉刀,有顶替。这些行为,从上至下戕害着中国学术群体的创造力。因为造假的黑手,打击了真正有志于科研的青少年,成为投机者的温床,破坏了教育机会的公平。
学霸菌读博时候很佩服的一位师兄,读初中时也曾经参加过中部某省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他跟几个小伙伴独立设计电路,花了几个月时间经过十几次失败,亲手焊出了电路板。虽然在市里得奖,但拿到省里后,被专家一句「很酷炫,可没有用」就驳回了。
从此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多了一位只会做实验的天坑专业砖工。
如今,发表期刊论文的乱挂名现象已纳入学术不端。不知此类大赛的参赛作品,是否也应该纳入学术不端的审查呢?
我们热切地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这将是对所有坚守初心的科研人的最大鼓励!
https://m.toutiaocdn.com/i6837262947299885575/?app=news_article×tamp=1592022202&use_new_style=0&req_id=202006131223210100140261010E150AE2&group_id=6837262947299885575&tt_from=android_shar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