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外国专家评价极低的手枪,中国人简单的用一招,让它成为了武器中的传奇】
从民初军阀混战开始,几乎全世界生产的轻武器,都能在中国找到,但是在各类轻武器中,有一把手枪最具传奇色彩,看到它出现,你就自然会想到20世纪初,风起云涌的中国,就如同看到左轮手枪,就能让人想起美国的西部一样。
中国抗战有三宝“匣枪,迫炮,捷克式”。81和82毫米迫击炮,7.9毫米捷克式机枪及驳壳枪
它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6年推出的一款半自动军用手枪,全称为毛瑟M1986军用手枪,在各类民国军事历史题材的小说和电影中,这把手枪被俗称为“盒子炮”、“驳壳枪”、“二十响快慢机”等等,它是那个年代每个中国军人的梦想,整整辉煌了半个世纪。
毛瑟军用手枪由于可以半自动射击和自动射击,是比较耗费子弹的,随枪一般附送100发子弹。
毛瑟军用手枪采用木托,可以射击150米距离上的目标,而且可以连续射击
虽然在那个年代,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射速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在欧美武器专家的眼里,评价却很低:作为手枪,价格过高,重量较大,它的全自动射击仅仅是理论上的,如果连射,枪口会剧烈跳动,实战根本无法有限使用。所以毛瑟手枪没有成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军队的制式武器。
李向阳,注意他左边的盒子炮没有瞄准装置,他的枪法准,射击都是靠手感
然而,生产总量约100万支的毛瑟枪却在中国销售掉了70万支,一方面是因为它容易购买,(当时中国被军事禁运,但手枪不在此列)另一方面就是它本身的优点,关于欧美武器专家的问题,中国人简单的用一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毛瑟手枪的威力发挥到了极限。
全部装备驳壳枪的手枪队
女兵部队都大量配备了驳壳枪
那就是手枪平放,这样连发射击的枪弹,就会借着枪管沿枪身轴线上跳,很自然地成为一个水平扇面横扫出去,可以说毛瑟手枪只有在中国才被广泛使用,也只有中国人才能让这支轻型单手武器得到真正丰富的实战经验。
这款以后,毛瑟手枪就停止生产了!
随着突击步枪的兴起,毛瑟手枪迅速的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我们只能在博物馆,影视中看到它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