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人工智能时代 这样的老师必会被淘汰】
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1+1大于2的关系。从古代到现在,每一次教育(知识)大发展都是来自于技术的进步,你会发现技术进步并没有推翻原来体系,而是在原来体系下进行变革和增加。
文字出来之前大家只能用嘴巴传故事,比如《荷马史诗》,后来有了文字;印刷术的出现让知识变成了普通老百姓也能接触的东西,后来是广播电视,然后是互联网、移动互联。这一次人工智能出现在互联网之后,会对教育带来某种革命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被教育者得到知识会越来越便捷,这中间,被替代的部分是一些没有创意的老师。
在移动互联时代,人工智能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曾经跟一位美国普通大学教授聊天,他说我现在上课特别有压力,原来的学生在我这上课是接触不到其他教授的,这个专业这门课我一个人在教,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其他大学老师上课,然后就会跟这个老师提出不同的问题。这就有了知识的对照。
人工智能时代老师上课更难,机器的大数据统计配合深度学习,会在重复性的知识讲授方面,比人讲的好得多。如果你只是非常呆板地给学生讲普通的化学题、物理题,不能讲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之间密切的相关联系,就会被机器所替代。
另一方面,机器讲课不会让学生产生跟老师对话的压力、不会产生站在老师面前自尊心和羞耻心的敏感。比如你说错了被老师羞辱一顿,或者说对了还要考虑能不能被老师所接受。我发现孩子跟机器对话的时候,哪怕是简单的机器,(我朋友家里有一个小孩,买了一个阅读器,阅读器带一点人工智能,通过孩子读的书能够推送孩子可能喜欢的同类书籍出来,孩子可以跟机器对话,机器可以回答孩子读书的问题。)孩子在面对机器时,问题会源源不断,但当孩子面对人的时候,热情和勇气就降下来了。
因此,未来课堂学生与机器之间可以完全没有障碍对话,最终结果是,老师重复性教学知识功能就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机器所取代。
现在考试的口语、作文已经是机器阅卷了。机器人阅卷分数跟人的阅卷分数是非常接近的。我们跟科大迅飞合作了一个公司,研发基于大数据学习人工智能所做的自动阅卷作文和口语批改功能。我们现在实际上能够做到,学生写的英文作文放到机器自动批改后,跟雅思考官批的分数差不多。原来新东方布置一个班写作文,如果去改的话,老师一个晚上4、5个小时改50篇作文,学生的错误基本上是重复的,老师还累的半死。现在学生自己把作文输入机器,如果手写拍照,文字自动转化就能自动批改,几秒钟后学生就会看到自己试卷的最终批改结果,犯了多少语法错误,错在什么地方,而且打出来的分数跟老师打的分数是非常非常接近的,这是给老师带来很多方便。对老师带来“颠覆”作用,是指对于那些懒的、不动脑子,重复自己知识30年不变的老师肯定会被机器淘汰。
现在孩子英语口语比我们那个时候强很多,为什么呢?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现在老师本身口语水平高了,但这不是主要原因,真正主要原因是学生用来模仿口语的APP越来越多,APP背后或多或少带有人工智能的技术。
我投资的一个公司专门做学生课后训练的,背后有打分系统和自动排名系统,能排出在全国同年龄学生中第几名,学校里面第几名,在班内第几名。还能记录你每天练习的分数,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在逐步提升,进步是可视化的。机器不会说你怎么讲那么差,你还要不要活了?上学时我的英语口语是最差的,阅读是不需要被人评价的,背单词是不需要被人评价的,但是练口语就要跟老师对练,明明你已经讲的很好了,但是他觉得你不够完美,你就会觉得丢面子,就会不愿意讲了。所以我们班唯一两个口语好的,后来变得越来越好,不断炫耀自己的口语。其中一个就是王强,他的声音非常好,口音非常好,一上英语课基本上都是他讲,我们基本不会讲的。
现在孩子不一样,拿手机练半个小时,永远看到的是自己的成果,如果讲的不好了,机器会告诉你不好的地方,重新练成绩就会提升,没有羞耻感就没有障碍。现在孩子口语水平整体性提高。现在的小孩跑来跟我讲英语,我没法讲,因为他的发音比我好,口语比我好,这个就是人工智能学习带来的好处。
在学习方面,未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对数据分类、深度研究后,能自动生成讲解体系,每道题讲解可能会比学校老师讲解的更好,现在讲解体系是老师一个一个录出来的。人工智能能把每道题自动生成讲解,按照学生的学习思路一步步讲,更智能的肯定还会同时推送相关题目继续做。通过这两个功能就把孩子平时在家里学习做作业问题解决掉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个问题,我们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本身是不具备技术能力的,找不到很厉害的算法工程师,比如说微软、IBM等等他们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他们愿意跟比较大的机构合作,采集数据做成完整的学习系统。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担心数据给了他们以后,他们弄出一整套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后,就跟我们没关系了,开发自己的系统,还是用别人的系统跟你合作,这件事还是蛮疙瘩的。
未来学习也是蛮要命的,但要命的是对老师,对学生而言,人工智能绝对是福音,但对于老师来说,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态度和知识的构成。
学习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或者说上课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课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人可以被机器取代,但老师是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创造想象力、情感力上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也许未来机器可以充满感情读某一个故事,但是并不代表机器可以充满感情的交流。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必须要有情感丰富性、个性丰富性、品格丰富性,这些是人工智能没法取代真正的老师的。未来的老师就应该是情感特别丰富的、创造力特别强的老师。
人工智能的出现,第一会使学生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就像前面所说的个性化学习,原来老师一道题目讲15分钟,完全不知道下面学生全部会了还是不会。现在老师完全能够知道哪些题目是大多数学生不会的,哪些是个别学生不会需要个别辅导的,这既省了老师时间,也省了学生时间。
第二,会使孩子更加全面地发展。人工智能让学习不再那么困难,孩子用来提升艺术、动手、体育等全方位能力的时间会增加。我只担心一件事情,我在“两会”上也提到过,我不希望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后,就提高高考难度,因为人工智能带来了学生学习时间压缩,如果高考难度再增加的话,那孩子的压力真是太沉重了。
第三,人工智能结合互联网使中国教育均衡得到了极大发展,边远地区有人工智能存在,老师讲课不再是问题,山区孩子和北京、上海孩子有了同样的教育基础,山区孩子未来走出大山、上大学的机会就增加。我去年去山区走了一个月,山区的孩子上大学比例是10%,但是北京的孩子上大学是100%,如果差距拉大就会变成穷的地方越来越穷,富的地方越来越富。上个月新东方和好未来合资1个亿成立了一个公益基金,叫“情系远山”,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能够上大学,能够走出大山。
像科幻片里那种,给人身上安装上芯片,知识可以自动地灌入脑子,学习看起来似乎变得很轻松了。但我们发现有些人有巨大的知识库,但是没有很好创造力的话,没有把知识很好发挥的话也是个笨蛋。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是指知识经过人的吸收、消化之后,产生自己的思想、产生自己的能力,才会变成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徐自远的乱七八糟小站 » 【俞敏洪:人工智能时代 这样的老师必会被淘汰】